联系方式

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精品推荐

时间:2021-11-28 12:35  作者:admin  来源:未知  查看:  
内容摘要:清朝(1616年1912年)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,共传十一帝 ,享国二百七十六年。 1616年,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。1636年,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。1644年明朝灭亡,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,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,同年顺治帝迁都...

  清朝(1616年—1912年)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,共传十一帝 ,享国二百七十六年。

  1616年,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。1636年,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。1644年明朝灭亡,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,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,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,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。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、大西、南明等政权。后又平定三藩之乱、统一郑氏台湾,逐步掌控全国。

 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,在此期间,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,改革最多,国力最强,社会稳定,经济快速发展,人口增长迅速,疆域辽阔。多民族国家得到统一巩固,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 ,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,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。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,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。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。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、文化专制、闭关锁国 、思想禁锢、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。

 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,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。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,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。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。清朝后期,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统治瓦解,1912年2月12日,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,颁布了退位诏书,清朝从此结束。

  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,清宣统三年(1911)天津造币总厂铸。当时清政府欲统一币制,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,计有六、七种版式,长须龙是其中之一。新币刚试铸成功,正逢武昌起义,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,只留有少量样币。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,属于试样性质,因图案精致、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视。

  此枚“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银币”,直齿边。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“大清银币”四字,珠圈外上下为满、汉文“宣统三年” 字样,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。背面“壹圆”二字坐中,外围是巨龙腾空,自上至左向右环绕一周,七根尾须向上,龙头置上,两根长须下垂,鼻梁突起,两眼炯炯有神,龙纹精细,火球在下,下方边缘是英文“壹圆”字样。此枚钱币不仅包浆浓厚,工艺精良,而且保存得品相很好,实属不易,若不是碰到武昌起义至此搁浅,定会大量铸造,目前存世量稀少,富有艺术收藏和欣赏价值。

  近年来,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,古钱币的收藏投资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投资爱好者,各地钱币拍卖会也时常传出珍稀古钱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消息,社会上的各路人马及各种游资也想参与到古钱币的投资收藏中来。特别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,更加获得广大收藏家的青睐!2018年10月,美国劳伦斯拍卖有限公司2018香港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,其中钱币专场拍卖会就有枚大清银币长须龙,起拍价120万港币,终以180万港币成交,2018年台湾中正秋季拍卖会上,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,起拍价420万台币,经过现场激烈竞争最终1050万新台币成交,可见其市场走势一路高涨。

  设计上来说,“大尾龙”算是“长须龙”的一胎同胞兄弟,无论是两面的文字、图案、龙形、内齿,都相当的接近,并且龙身的结构也是一模一样。只是“长须龙”在处理字体、龙身、龙尾、云朵、龙珠等细节时,更加细腻。“大尾龙”得名则是来自于11根龙尾比“长须龙”显得比较粗大。尽管从身价上来说,“大尾龙”比“长须龙”略胜一筹,但由于在世面亮相较少,所以从神秘感上说,“大尾龙”算是有些“见首不见尾”,因此藏家对“大尾龙”的认识和感知上,也要差一些感觉,当然,在收藏“大尾龙”的难度上,也要要大一些。

  据中国嘉德公司介绍,清宣统三年天津造币总厂试铸一套新国币,其中大清银币背面蟠龙图案有长须龙、短须龙、曲须龙、大尾龙等多种式样供选,后选中“长须龙”版式作为恭呈御览的样币,并以金质特别试铸了几枚,以有别于日后正式流通的货币,目前市面上仅存的多为银币。